1
自野茂英雄在1995年加盟洛杉磯道奇隊,並以一連串的好表現 – 包括入選明星賽、年度最佳菜鳥球員、賽揚獎票選第四名等,在大聯盟颳起了一陣旋風之後,多名亞洲好手也相繼來到美國大聯盟投球。然而,並非每位選手都有好的成績。

在2007年季初,波士頓紅襪隊砸了超過1億美元的薪資總額打造黃金陣容,日籍好手松坂大輔在前2個球季超過370局的投球當中,繳出33勝15敗,3.72的自責分率;不過在之後的3個球季,他僅投了共250.1局,戰績16勝15敗,5.03的自責分率,而且自2009年開始,松坂大輔就不斷地因受傷造成表現不佳。

上個季末,同樣來自日本的達比修有以自由球員市場上前5大好手的姿態被德州遊騎兵隊簽下,直至上半季為止表現出色,並入選全明星賽。

王建民也許是在大聯盟裡最有名的台灣投手,歸功於在洋基的5個球季裡(2005 – 2009)55勝26敗的成績。他在2006年拿下19勝,並列該年度美聯勝投王寶座,同時也被票選為賽揚獎第二名。王建民現在是華盛頓國民隊的一員。

今年一月陳偉殷以自由球員身分被金鶯隊簽下後,終於在四月十號首度在大聯盟出賽。『能在大聯盟打球一直都是我的夢想,』他說,『有幾個我在高中時期的隊友已經先來到這裡打球,讓我覺得有一天我也可以。為了實現我的目標,我必須來到美國。』

這位26歲的投手成為在金鶯隊史上第一位台灣出生、第二位亞洲出生的選手。上原浩治是金鶯隊在2009年球季前簽下的第一位亞洲投手,當年他已34歲。上原在成為可靠的中繼投手之前,第一個球季即因傷僅出賽12場,繳出2勝4敗,4.05的自責分率;然而,陳偉殷證明了他在大聯盟的第一個球季有更佳的續航力,在前18場先發,109局的投球當中,繳出7勝5敗,3.80的自責分率。

當職業棒球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運動,從遠東地區挖掘人才就成了各球隊新的任務。這樣的情形也帶給那些飄洋過海來到棒球最高殿堂打球的亞洲精英們許多挑戰。不管是在球場上或球場外,他們所要調適的事情多到不勝枚舉。


圖表:陳偉殷大聯盟前18場先發
● 平均每場超過六局的投球
● 前七場先發,以4勝0敗,2.45的自責分率開啟了他的大聯盟生涯
● 七月三號面對西雅圖水手隊,單場9K,演出近七局的完全比賽
● 18場先發,有16場至少投滿五局,包含6場投超過七局的比賽
● 18場先發,有9場至少投滿六局且僅2分自責分或更少
● 18場先發,有13場僅3分自責分或更少
● 18場先發,有16場是面對勝率五成以上的球隊,繳出7勝5敗,3.95的自責分率
● 面對紐約洋基和波士頓紅襪的四場比賽,繳出2勝0敗,2.92的自責分率
● 18場先發中,七場勝投,自責分率2.09;五場敗投,自責分率8.53;六場無關勝敗,自責分率2.72
● 前九場主場先發,自責分率3.32,前九場客場先發,自責分率4.33
● 投一休四,繳出3勝3敗,4.20的自責分率;投一休五,繳出3勝2敗,3.51的自責分率;投一休六或更多,繳出1勝0敗,3.27的自責分率



球場外的挑戰
想像必須離開美國到另一個國家工作,在那裡,你有全新的同事,但你卻完全﹝或一點點﹞不會說他們的語言。更大的挑戰是,這個新工作所面臨的競爭強度將是比之前所面對的還要更高。這些是亞洲球員必須面對的挑戰。

來自其他國家的球員都會面臨這些困難,但事實上,亞洲出生的選手和拉丁美洲出生的選手有著明顯不同的際遇。例如,拉丁裔的選手可以和一些來自同鄉或同語言的球員從小聯盟一起升上大聯盟。這些共通點,即使它們微不足道,卻可能是在大聯盟人數相對較少的亞洲選手們所欠缺的。

陳偉殷事實上已經很適應金鶯球團裡的文化了。他認為他之所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適應新環境,歸功於先前有著類似的經驗。高中畢業後,陳偉殷離開台灣前往日本職棒發展。當時是第一次離家,也必須學習新的語言,即將面對的挑戰更是前所未見。那是陳偉殷生涯成功的一步,他在日本職棒中央聯盟中日龍隊效力的這段時間,共117場出賽超過600局的投球當中,自責分率僅2.48。

回到今年春訓,陳偉殷指出,在日本的經驗是他能適應這裡環境的關鍵。『從台灣到日本打球,現在對我來說還真有益處,在那裡的調適經驗真的幫助我在美國能快速適應。』他說。『我覺得我能很容易的就適應這裡。可以和隊友簡單溝通幾句,所以我猜我的英文已經有進步一點點了。』

陳偉殷很快地喜歡上巴爾的摩,也很樂意稱呼巴爾的摩為他的新家。『我喜歡巴爾的摩的球迷,而且我覺得這裡已經是我的家了。』他說。『我在這裡投球感覺很舒服,目前為止在主場的投球的課程也比在客場時來得簡單許多。』

身為一個大聯盟球員,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趁客場征戰時,到處旅行,看看不同的城市。關於金鶯隊在客場比賽時可以去探索其他城市這件事情,陳偉殷說,『我沒有太多時間到處走走,所以還沒有最喜歡的地方。但我喜歡在天使隊的球場投球,那裡真的很棒。波士頓芬威球場很有歷史,所以在季初在那裡投球的感覺也很酷。』

陳偉殷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就是面對媒體的能力。由於他的台灣背景以及日本職棒的經驗,他每場先發後會有3個不同的媒體訪問時間,金鶯隊上大概沒有其他選手有這種經驗。『我已漸漸習慣面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媒體,』他經由翻譯Tim Lin解釋道。『因為文化的不同,面對亞洲媒體和面對美國媒體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我正在習慣面對他們,習慣更自在的受訪。』


2

球場上的挑戰
球場上的挑戰包括學習一套新的訓練方式、適應投1休4的節奏 ﹝相對於在日本時1周1場先發﹞、不同廠牌的棒球以及面對一拖拉庫陌生的打者。

『我覺得我正在習慣成為一個大聯盟的投手,我也已經做了很多調適,』陳偉殷若有所思的說。『在這裡的訓練跟以往不同;我在這裡比日本提早一天進牛棚,所以在先發前會多一天的休息日。』

在經過了半個球季的對戰之後,陳偉殷對於大聯盟的打者也產生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非常強壯,一到九棒都不好對付。』他說。『我算直球派投手,一旦失投,每個打者都可以把球打出場外,那大概就是在日本打球和在這裡最大的不同吧。』當被問到最難對付的打者是誰時,陳偉殷很快地就回答,『Robinson Cano』。

因為每一個大聯盟的打者都可能造成傷害,陳偉殷認為他不能只注重於比賽中身體方面的控制。『我了解到這裡是大聯盟,我必須更專注於我投的每一球。』他說。『這裡的打者們真的很強壯,一旦犯錯,就必須付出代價,所以我必須維持穩定性。』

他有足夠的協助來處理這方面的問題,並做必要的改變。『當然,Matt Wieters是非常聰明的捕手;他懂肢體語言,所以當我在投手丘上時,他幫了我很多,』陳偉殷說,『另外,投手教練Rick Adair也對我非常好。我們現在溝通良好,也有更好的默契。球季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改變,那真的幫助很大。』

對一個年輕球員的菜鳥球季來說,陳偉殷對自己的表現以及未來的期待,有一個很實際的態度。『我剛來時,這裡跟我的期待有點不同。我已經學了很多東西,但還有好多挑戰。希望可以在下半季表現比上半季更穩定一點,然後幫助球隊贏球。』



﹝原文來自金鶯雜誌2012年第三版25-27頁的文章The New Chen-Sation,原作為Jay Moskowit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農場報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